土壤环评导则7月起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导则标准规范、部长信箱回复大汇总,值得技术人员收藏
一、导则及法律法规
环评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 2019年7月1日实施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土壤修复评估导则:
1、《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 25.6—2019) 2019-06-18实施
2、《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
3、《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
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
5、《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
6、《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
7、《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 2018-12-29实施
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1月1日实施
法规:
2、《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3、《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4、《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土十条:
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6年5月28日起实施
以上内容由伯益说汇总。
二、标准规范
土壤相关质量标准
1、《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是针对农用地,以保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目标的标准,其采用的土地分类标准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2、《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是针对建设用地,以人体健康为保护目标的标准,因此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规定,建设用地中其他建设用地可参照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划分,分类依据为,第一类用地主要为儿童和成人均存在长期暴露风险,第二类用地主要是成人存在长期暴露风险。
3、《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 350—2007) 2007年8月1日实施
4、《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3-2006) 2007年2月1日实施
5、《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 2007年2月1日实施
排放控制标准:
1、《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2018)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土壤相关规范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2004-12-09实施
2、《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 GB/T17296-2009) HJ 964规定土壤环境评价中仅区分到60土类,土壤类型可在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确定http://www.soilinfo.cn/map/index.aspx。
以上内容由伯益说汇总。
三、土壤相关的部长信箱回复:
1、新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代替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新标准农用地包括耕地、园林和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土壤如何选用评价标准?
2、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用地类型问题的回复
3、关于农田土壤监测45项因子评价标准怎么选的回复
4、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六条,采用风险管控措施的污染地块,污染不一定消除,能否实现安全利用?风险管控效果评估通过后,是否可以移出名录?
5、被移出名录的采用风险管控措施的地块,如何满足长期安全利用要求,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监管?
6、在风险管控地块上进行施工建设,项目建设后如何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管?
7、是否所有清淤底泥均禁止在农用地使用,可否通过检测确定是否可能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对没有污染的可在农田使用?如果可在农用地使用,是否有标准要求及布点、检测的技术规范?
8、关于《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如何确定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企业?
9、关于《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布点和监测因子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
10、按照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3推荐的检测方法,土壤中苯胺要按照《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4)来进行检测分析,但HJ834该标准方法中并没有“苯胺”该参数,请问未来是否会有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11、关于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的技术规范适用性问题的回复
部长信箱回复未能检索到所有土壤相关回复,不完善处请自行查看。
以上内容由伯益说汇总。
土壤修复即将大爆发!
数据显示:经过2016~2018年的充分释放,随着土壤详查行动基本完成、调查信息搜集完毕,我国相继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多位专家认为今年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国家对土壤的保护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土壤污染防治进入了“新纪元”。有望引爆土壤污染防治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开辟出超过5万亿的市场潜力。
一、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根据国外的土壤修复行业经验,土壤修复产业可分为四大阶段: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阶段,土壤修复准备阶段,土壤修复投入占GDP 0.05%左右;
第二阶段,土壤修复起步阶段,土壤修复投入占GDP 0.1%左右;
第三阶段,土壤修复跃进阶段,土壤修复投入占GDP 1%左右;
第四阶段,土壤修复调整阶段,土壤修复投入占GDP 0.5%左右。
当前来看,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行业的起步阶段,行业投入资金占GDP比例较小,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政策频出,基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滞后性强、地域差别大、治理困难、周期较长等特点,此外,现有土壤治理商业模式包括污染方付费模式、受益方付费模式和财政直接出资模式,均存在污染责任人无法确认或资金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亟需系统性的法律制度建设。
2016年5月,国务院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要求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此后,我国陆续完善土壤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
三、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这得益于国家对于土壤保护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构筑我国环境保护体系。当前来看,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主要由两条路径:一是“谁污染、谁治理”,由责任人负责修复资金;二是“土十条”,对土壤污染从预防入手。
2、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我国土壤修复起步较晚,由于早期重视生产发展,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土壤修复技术发展也较慢,一般认为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落后国外20年,主要表现如下:
3、行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由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少,另外企业成立时间也较短,大部分成立时间不到5年,企业营收也不高,多在1亿元以内,因此行业集中度也较低。
第二节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有调查报告指出,全国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重污染企业用地点位超标率为36.3%,工业废弃地点位超标率为34.9%,工业园区点位超标率为29.4%,采油区点位超标率为23.6%,采矿区点位超标率为33.4%。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在占全国耕地总面积68%的13.86亿亩耕地样本中,受污染耕地的面积占比约为8%,其中重金属中、重度污染或超标的点位比例占2.5%,覆盖面积3488万亩,轻微、轻度污染或超标的点位比例占5.7%,覆盖面积7899万亩。
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让土壤修复逐渐受到重视,截止2018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40亿元。
土壤修复存在3大趋势
1、产业化明显
近期来看,“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产业的蓝海空间在1200亿至6000亿的区间;远期而言,整个土壤治理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5万亿元。
从目前情况来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推出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届时,包括土壤监测、土壤修复、土壤评估等多领域在内的整个土壤治理产业积蓄已久的能量必然蓬勃而出。
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发展之初,国内土壤修复产业链前端的检测单位极为分散,区域特征较明显。
2、新兴公司出现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还刚刚起步,实力较强的土壤修复企业分散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等19个省市,其中以北京最为集中,多家企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环境治理项目中崭露头角,不乏科研背景较强的企业和国企,近年来有向南拓展的趋势。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未来,国家将会鼓励有治理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有活力并且能持续生存的土壤污染治理的中小企业。
除了环保企业参与之外,农资生产性企业也逐步参与土壤修复中来。
3、本地化技术与服务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性,现有技术的通用性有待完善。
因此,参与者有可能是本地的企业,另外随着大数据发展,农资生产企业也会提供相应、针对性的服务。
4、人才需求节节攀升
土壤修复存在2个痛点:技术和人才。
但随着土壤修复的企业进入之后,土壤修复人才的培训和实操能力及机会增多,另外一些高等院校设立土壤修复专业也推动了土壤修复人才的培育。
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亿元,相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全国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900家以上。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目前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多达2000多家,但绝大多数的企业收入规模较少。
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土壤修复市场在“十三五”将迎来发展高峰期,市场需求旺盛。
各参会单位:
由飞翔飞组织举办的“土壤环评专章编写实操与场地调查专业能力培训班 ”于2019年7月12-14日在沈阳市召开,请持报到通知和身份证到指定酒店现场签到并领取资料。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报到时间:2019年7月12日(全天报到)
培训地点:沈阳荣富饭店(四星)
地 址:沈阳市铁西区北二东路17号(沈阳站附近)
本地代表费用:2200元/人(含培训、资料、场地、专家等费用);
住宿费:标间合住(含早餐)150元/人/天,包房(含早)300元/天;
注:外地代表选择标间合住,如需单住或出现自然单间需补房差;
餐 费:中、晚餐自行安排。
联系人: 张老师
手 机:13621032258
机 场:机场大巴2号线到“马路湾”站下,转乘235路到“北二路兴工街”站下,再步行172米即到酒店(乘出租车约80元左右)
沈阳北站:A口乘地铁2号线至“青年大街”下,转1号线到“沈阳站”西广场,再步行约8分钟左右(乘出租车约15元左右)
沈 阳 站:乘坐202路“北二路兴工街”站下,再步行164米即到酒店(乘出租车约8元左右)
主讲老师:XX省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成员,XX省、XX省环境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 J 6 1 0 - 2 0 1 6 编写组成员,参与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2018年发布)、《XX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参与单位、《XX省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参与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稀土矿产工业》主要章节编制专家研讨会、参与XX省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参编《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解析》, 主持编写省部级环评报告、规划环评及科研报告多项, 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地下水、土壤环评研讨并做主题演讲,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被S C IE I检索。
培训内容:
1.土壤学基础重点知识介绍;
2.土壤环评导则讲解及实操;
3.场地调查工作思路及案例介绍;
4.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简介。
培训特色:
主讲老师来自于技术一线,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培训将努力区别于宣贯导则式的为什么做;而是侧重实操,重在与大家分享具体怎么做。
直接点击飞翔飞腾讯课堂链接
咨询工程师、环评工程师
飞翔飞均有大量免费公开课或试听课可以让您了解授课质量